网上有关“与植物有关的书籍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与植物有关的书籍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与植物有关的书籍介绍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放眼望去,无尽绿,春虽不在,绿意却更甚,感受生命的奇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与植物有关的一些书籍,欢迎大家收藏与分享。
第一本
草木的理想国
阿来 /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一个城市是有记忆的。凡记忆必有载体作依凭。然而,当一个城市的建筑不可能再来负载这个城市的记忆时,那么,还有什么始终与一代代人相伴,却又比人的生存更为长久?那就是植物,是树。
阿来说过,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有人认为这是狂妄的话,他却认为这是谦逊的话。既然我们身处如此开阔敞亮的自然界,为什么不试图以谦逊的姿态进入它、学习它呢?阿来认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于是,便有了这本与众不同的小书。
帕慕克说过:我们一生当中至少要有一次反思,引领我们检视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阿来写就的这组关于成都的花木记,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第二本
植物名字的故事
刘夙 / 人民邮电出版社
《植物名字的故事》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植物书。
新锐科普作家、中科院植物所博士刘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钩沉鲜为人知的有关植物名字的故事,用清新雅致的文笔讲述植物的人文背景,以及植物名字中隐含的各种趣味知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郁郁芊芊、平易近人的植物世界。
《植物名字的故事》简洁清爽的装帧设计,优美凝练的文字表达,真切动人的背景故事,在陶冶科学素养的同时,想必也能激发您的人文情怀。
第三本
草木缘情
潘富俊 / 商务印书馆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的最为系统、最为集中的展现,可以满足读者对该主题的阅读需求。第二版借鉴、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置换二十余幅。
你相不相信植物会解决文学史上的公案?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红楼梦》前80回平均每回出现植物11种,后40回每回3.8种。
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学的科学家,他业余时间乐于沉浸在诗文歌赋,在书房中遨游于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将古文中的植物与现代植物学体系中的植物相比对,追根溯源,考订名目,分辨其中虚实,考评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态,还原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以科学印证文学,以文学丰富科学的维度。他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妙细致美好的中国古典场景。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面亲近古诗词,一面认识大千植物世界。
第四本
无尽绿
宋乐天 /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以植物为主角的江南风物散文集,涉及回忆、考证、风俗与工艺。在植物的自然属性与所给人美的愉悦之外,突出的是植物与人的日常相关的“物用”,以及这种“物用”和人发生联系以后,在人的生活中所产生的情感。因为有亲身经历和亲手经验做底子,所以写起来不虚,文字朴素而真切动人。春日连绵照眼的紫云英与新绿茶树,于合适季节亲手制作出的乌糯米饭与木莲豆腐,还有秋日香气沉沉的桂花晴雨录,这些都是我们置身其中、日常生活里鲜明的“无尽绿”。
第五本
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
王冬 等 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汇集了四位擅长解读动物和植物知识的年轻作者的精选文章,以妙趣横生而不失专业精准的行文展开,由浅入深,娓娓道来,旨在提倡一种不功利、仅仅从热爱角度出发去学习了解世界的博物学态度。
第六本
种子的胜利
[美] 索尔·汉森 / 杨婷婷 / 中信出版集团
《种子的胜利》是一本有关种子的书,一本有关种子的自然史与文化史的.书。你想了解生命是如何在这个星球上工作的吗?你想了解种子在人类进化和文明繁盛中的作用吗?来让小小的种子回答你大大的疑惑吧。
我们居住在一个充满种子的世界里。种子早已远远超越森林与原野,遍布人类历史与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们化作清香迷人的咖啡豆,化作舒适柔软的棉衣;或是激发人类的探索欲望,用肉豆蔻与胡椒的香气,诱发人类开启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或是为人类带来灵感与启发,观察种子优美的外壳曲线,由此设计出最具杀伤力的轰炸机外型;或是左右人类文明的进程,看中东植物小麦如何影响了几个国家的生存与命运……
在本书中,《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生物学家、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索尔·汉森带领我们跨越全球,去追寻种子在这个星球上的故事。从自家的后院到西雅图的咖啡馆,从花圃园林到印度喀拉拉邦的香料之路,一路走来,我们会遇到园丁、植物学家、探险家、农民、历史学家和修道士的引导,体验一段充满趣味又有着智力快感的科学冒险,共同见证生命的优雅与奇迹。
第七本
植物学通信
[法] 让-雅克·卢梭 / 熊姣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忏悔录》(Confessions)中,卢梭声称他本来有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植物学家:“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哪项研究比植物学研究更适合我天然的品味。”这部写于卢梭晚年的作品不是这位思想巨人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通俗的植物学小品,原书名义上写给一个5岁小女孩的。文笔优美,对植物的讲解清晰有趣。
这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撰写的最伟大的博物学经典。
第八本
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
史军 /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本让你越读越饿,越看越馋的植物书
技术时代最靠谱的入门级吃货指导手册
在“养生知识”铺天盖地、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年代,我们要用靠谱的知识武装自己!一个有技术又有情怀的植物学家,埋首几百篇学术文献,梳理蔬菜和水果的历史,分析营养成分和奇怪毒素的秘密,终于可以严肃地回答我们面对植物最经典的三个问题:可以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第九本
闲花帖
心岱 / 清华大学出版社
《闲花帖》结集了心岱写的关于花花草草的文字。这些文字记录了数年间在日常生活中与花草相识的过程,其中有寻花,拍花,识花,种花等等。在这其间,渐渐感受到植物不仅带给人美好,喜悦,还有心灵的救赎。也学会以谦卑的态度面对世间万物,以及它们的静默如迷。
第十本
时蔬小话
阿蒙 / 商务印书馆
本书是一本关于生活里的蔬菜知识的小集子。在日常生活,每天三餐都离不开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之一。正因为我们对蔬菜们太熟悉了,却早已忽略了那些关于蔬菜的身世和趣闻。《时蔬小话》正是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风趣和温暖的故事,让大家对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有新的了解。它不是深奥的教科书,而是一部淡雅清爽的开胃蔬菜,为大家献上来自植物的问候。书中除了介绍蔬菜的基本起源以及分化过程外,还就蔬菜对应的人文典故、烹饪方法和博物记忆等方面做了介绍,使得蔬菜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形象鲜明而清新。
第十一本
植物的识别
汪劲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植物的识别》内容简介:北京大学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汪劲武教授多年来在教课之余在《植物杂志》等刊物上撰写了介绍种子植物不少科、属的文章,他博览古今有关植物的著作,在文中介绍了许多与植物有关的有趣典故、传说等,由于内容短小精悍,加之文笔生动。
第十二本
《人间草木》
汪曾祺/江苏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是这份书单里我唯一读过的一本。汪曾祺的笔调真的很喜欢。印象最深的是写葡萄月令,从葡萄藤如何在春风里抽条,叶子由红变绿,再到上架,最后如何结出葡萄。真是有趣极了。这本小书有很多版本,我找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汪曾祺晚年出了一本自选集,选的都是他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有现代诗,小说,散文,涵盖了汪老一生创作时期的作品。
第十三本
花朵的秘密生命
美沙曼·阿普特·萝赛 钟友姗-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了解花朵的一切自然奥秘,从而了解我们生存的地球,引起对人类行为的反思。《花朵的秘密生命》,我们都喜爱鲜花,用花来表达爱与怀念,甚至制造香水来使自己散发花的香气,可是我们真的了解花朵吗?作者沙曼告诉我们,我们和花朵的共同之处,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沙曼是美国知名自然写作作家,她的文笔细腻优美,被赞为“将文字谱以音符”,这样一部自然科普作品,不仅通俗易懂,还像诗歌一样轻松而有韵味。这也许就是本书多年持续畅销的奥秘。当我们置身于房间时,会清洁装饰它,那么当我们置身于旷野,或是花丛中时,我们是做的太少还是做的太多呢?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人类已经在探索太空移民,可是我们并不想失去这个美丽的母体星球。蓝天,白云,大海,还有苍苍横翠微的高山,险峻壮丽的峡谷,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湖风细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秋高气爽,我们不想真的走到星际穿越里黄沙蔽日颗粒无收,缩居在地下城堡,等待另一个类似地球的渺茫探寻。为了我们自己,我们需要了解地球,听得懂自然的吟唱,风雨雷电,鸟语花香,都是土地在和我们诉说,这一切,就从阅读《花朵的秘密生命》,了解一朵花的自然史开始吧。
第十四本
中国花经
陈俊愉/程绪珂/上海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收花卉188科、772属、2354种,147万字,插图1000余幅。分为概论、综论、各论三个部分。概论,以“中国的花卉”为题,全面介绍中国花卉的发展历史的现状。综论,介绍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各论,分别介绍各种花卉的花名、学名、别名、科属、栽培、科属、栽培简史、产地与分布、形态特征、种、变种及品种、习性、繁殖、栽培、育种、同属种、应用。另有附录3种:〈中国花卉发展大事记〉、〈中国历代花卉名著〉、〈中国著名园艺家〉。本书收集的花卉,包括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草类、藤蔓类等。以介绍我国原产的花卉为主。有观赏价值、有发展前途的野生花卉和从国外引进、已驯化较久或又有发展的花卉,也作适当介绍。本书各论中各种花卉的排列次序,是将我国24种重点花卉排在前面,其中我国十大传统名花排在最前面;然后,按照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顺序排列(可参照〈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同科植物中,以每种植物的拉丁名首字母顺序排列。花卉的种或变种、变型的拉丁名,以斜体字排,品种的拉丁名,以正体字排。花卉的栽培品种名,按“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加单引号或“CV”符号,首字母均大写。书末附有《笔画索引》、《汉语拼音索引》和《拉丁名索引》,以便中外读者检索。
第十五本
植物的“智慧”
马炜梁/寿海洋/北京大学出版社
被子植物来到地球一亿多年,它们在适应多变环境的过程中逐渐生成了多种多样的“智慧”,以至于演化出具有二十多万种、一万多个属、四百多个科的丰富多彩的大群。著名植物学家马炜梁教授近四十年来一直在寻求植物的生存“智慧”,他认为:植物虽然站在原地不动,不能位移,但确实可以主动去找寻异性;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但确实有接受刺激的反射弧,能够很快地做出反应;当食叶昆虫噬咬叶片后,植物能分泌一种物质招引昆虫的天敌来保护自己;植物能设计出复杂的传粉路线,让昆虫为它携带花粉;植物有利用环境的能力,能与动物协同进化……在这本趣味盎然、图文并茂的科普著作里,他结合植物分类学、生态学、环境生物学、行为学等学科去理解植物的生存之道,以丰富的实例,结合精美绝伦的微距摄影,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植物在演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与根茎叶、花朵、果实与种子等相关的种种“智慧”,证实并丰富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本书是“放下身段做科普”的示范之作。学科融通的大视野、丰富多样的案例、通俗晓畅的语言以及精美绝伦的,有助于博物爱好者乃至植物学专业人士深度认知生命的奥秘,并真切感受植物学家的眼光与情怀、问题意识与思维方法。
;《我的手绘博物馆:自然奇迹》纵观奇异自然之最,手绘万物精妙特色
前段时间,和孩子一起去了绿博园,看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植物们,有长着白白棉花(果实)的异木棉,有黄灿灿的、分外惹眼的地涌金莲,有高大威猛、浑身长刺的巨鹫玉,有毛茸茸的、跟猴尾巴非常相像的猴尾柱,还有吸引小虫子们的猪笼草……
这些平时不常见到的植物们,大大地打开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界,原来世界上还有如此之多“奇异”的植物们,它们个个深藏绝技、暗藏汹涌,在植物界里活得风生水起,甚至因为自身的一些“绝技”而称霸了整个植物界。
绿博园里的植物打开了我们看植物的一扇窗,而 《植物的朋友圈》这本书则带领我们打开了植物界的大门。作者埃德里安娜用独特的分类视角、幽默风趣的绘画展现、精彩纷呈的科普知识让我们看到了植物非同凡响的另一面,被这些形状各异、特征明显的植物们所折服,它们的朋友圈可太有意思了!
1、植物圈里的秘密一:另辟蹊径的分类划分,展现的每一个植物都身怀绝技,让人大开眼界。
埃德里安娜对植物的划分都很另辟蹊径,她以独特的方式归纳了植物的特性和个性,一一展现在朋友圈里。这些出现在朋友圈的植物们则自然大方地把自己最显著的特征展示给我们看,让我们大饱眼福。
按照颜色分类的(视觉),有“深色系”、“白花花和金灿灿”、“蓝紫风”。 黑郁金香、黑玫瑰、黑色马蹄莲、黑色蜀葵等花朵让我们惊叹连连,**连翘、**向日葵、黄水仙等花朵让我们赞叹不已,紫色泡桐、紫色迷迭香、紫珠等花朵让我们心花怒放。植物们的朋友圈散发着颜色的无穷魅力,让人挪不开眼睛。
按照植物本身散发出来的气味分类的(嗅觉),有“香草族”、“香气袭人”“奇臭无比”。 香菜、薄荷、香芹香气扑鼻,还能食用,吃起来整个味蕾也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回味无穷。有散发焦糖香气的连香树,有散发麝香香气的五福花,有叶子散发苹果香气的锈红蔷薇,都让人想伸长了鼻子尖去嗅一嗅这些奇妙的味道,去感受植物的神奇。还有散发腐臭气味的阿诺德大王花,想必会让人忍不住地捂住鼻子飞奔逃跑吧。
按照植物的味道分类的(味觉),有“酸爽派”、“可口生菜”、“可口的果子”、“需去核的果子”和“厚皮果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这么多酸爽派的水果啊,而且还有很多水果是那么相似的“近亲”,比如酸橙、橙子和柑橘,不仅外表极其相似,而且口味也十分相近,太奇妙了!味道爽脆可口的生菜,比如莴苣、菠菜和芝麻菜,让人垂涎欲滴啊!酸酸甜甜、可口美味,每一种水果都忍不住想要咬一口。
按照植物的扎手程度分类的(触觉),有“带刺植物”。 植物界带刺不好惹的植物可不少啊,最著名的代表莫过于仙人掌了,还有很容易看到的栗树、欧洲冬青和玫瑰了,最让人震惊的是美国皂荚大树干上浑身长满了粗壮的尖刺,明摆着碰不得啊!
按照植物特立独行的个性分类的,有“长寿族”、“巨型植物”、“寄居客”和“食虫植物”。 很多树木都是高龄先祖,从恐龙时代就已经存在地球上了,不得不惊叹其生存演化之坚毅,这种古化石植物有好几千年的高龄让人惊叹,比如橄榄树的寿命可达1000年,巨杉的寿命可达3000年,花旗松的寿命可达6000年。加州红木树干粗大宽广,光高度就可达110米,人站在旁边仿佛一只可爱的小玩偶,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按照植物的功能性分类的,有“染色植物”、“可转化植物”、“净化空气植物”。 原来纺织品的很多颜色是从植物身上提取的,太惊叹了!很多植物身上有可食用的部分,比如刺槐的花可以酿蜜,甜叶菊的叶子可以制作甜味剂,可可树的豆子可以制成巧克力,真的太涨知识了!很多地方的室内都会摆放一些可以净化空气的植物,比如常见的虎尾兰、吊兰和花烛,终于知道这些植物常常放在公司或者家里的原因了。
植物的有趣不仅仅在于识别和细化,而是你会从这些未曾见过的植物身上发现未知的奥秘,同时也在常见的植物身上发现它们隐藏的小秘密,在惊叹的同时也增加了更多对植物的了解和认知。
以后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不仅能够认识和了解更多植物,还能够把在绘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对应到现实生活中的近距离观察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提问,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植物知识体系。
2、植物圈里的秘密二:每个植物都有自己的小秘密,让我们来它们的朋友圈一探究竟
在各种环境都能生存下来的植物,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技能,依靠着这种技能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成为地球上一抹靓丽的色彩。
世界上最臭的植物是什么? 脑海里立马浮现了 阿诺德大王花 的样子,别看大王花长得挺富贵的样子,但是它散发的腐臭味道没有人能够抵御得了,实在是太臭了!
世界上最高的花是什么?巨花魔芋 的一朵花可以高达3米,我想如此庞大的花朵可以称霸花朵界了吧,实在是太壮观了。
世界上最恶毒的植物是什么?夹竹桃、阿魏、天仙子、泽漆、菊蒿 等植物全身都是毒,真的是太吓人了,原来有毒的植物那么多。
世界上最天然的陷阱是什么? 那一个个红色的小篓子,看起来像是装满 美食 的小天地,却不知道是虫子们走向死亡的终点站—— 瓶子草 。
……
有些植物粗略一看难以分辨,除非有对应精细的知识,要不然很容易被植物之间的“真假双胞胎”所混淆。 你看,四叶重楼光看果实,跟蓝莓太像了,都是蓝紫色的果子,很容易被误认。还有毒森和野胡萝卜从花朵来看,那简直就是复制和黏贴,在外人眼里,一点儿区别都没有,太令人惊叹了!
有些植物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下来,竟然把自己武装成为了“动物”,让我们跌破眼镜。 你看,狒狒一脸懵地看着猴面小龙兰,这简直就是缩小版的小狒狒啊。鸽子兰花开一看,里面藏着很多展翅飞翔的小鸽子,实在是太像了。嘴唇花像诱人的红彤彤的大嘴唇,烈焰红火,忍不住想吻上去。
这些仅仅是植物界里神奇植物的冰山一角,里面有能够捕捉产品虫子的瓶子草,有能够治疗人类咳嗽的锦葵,有野草莓树和希腊草莓树杂交培育而成的杂交草莓树,还有依靠自身爆裂把种子弹出进行传播播种的喷瓜,被用作金字塔建造工人工资的洋葱……
《植物的朋友圈》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植物身上藏着这么多小秘密,一探究竟它们的朋友圈涨了一波又一波的知识,太迷人了!
3、 植物圈里的秘密三:植物是主角,可是配角动物和人类一样精彩,让人挪不开眼睛。
埃德里安娜用栩栩如生的笔触把植物的特点用精细的画风刻画得细腻动人,包括一些非常相像的植物双胞胎,在相近的同时也能够看得出对应的不同,更何况去刻画760种不同的植物,还分类出了51个朋友圈,不仅用绘画的方式百分之九十九还原了植物的形象,而且还传神地刻画出了每一个植物的显著特征和独一无二的生存技能。
植物可是《植物的朋友圈》里最牛的主角,可是配角动物和人类一样精彩,甚至有时候还会“喧宾夺主”,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对“可口生菜”垂涎欲滴的蜗牛们,对着新鲜菜叶流口水的乌龟们,在空气净化好的房间里自顾自舔手掌的猫咪,曾经跟巨杉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恐龙们,跟有毒植物共舞的骷髅们,在沙漠里自由穿行的小花蛇,闻到薰衣草香味的沉醉其中的女人……
植物、动物和人类是互相依赖的,动物需要依靠植物进行生存,人类需要依靠植物进行生活和发展,而植物也因为动物帮助种子的传播和人类施以技术而得以繁衍,在这样互相依存的关系下,植物、动物和人类三者和谐共存。
《植物的朋友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植物们,看到了植物身上闪闪发光的闪光点,更知晓了植物身上藏着的小秘密,对植物的喜爱更加与日俱增。等天气晴朗,和孩子带着这本《植物的朋友圈》一起去踏青赏花吧,一起走进植物的世界!
我是@海蓝蒲雨,欢迎关注我,一位热爱阅读、酷爱童书的三岁萌娃的宝妈,会推荐最优质的个人精进的书籍,也会推荐最好看的童书,一起走进美丽的阅读世界!
孩子们对自然科普书籍极其喜爱,这应该是天性使然吧。当孩子们问起那些奇奇怪怪的生物时,除了慨叹自己知识匮乏以外,还忍不住惊叹,这大自然也真是太神奇了吧。
“妈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花是什么花吗?”
啊,这个,虽然说女性尤其爱花,但是对于花的知识储备,仅限于平常花店常驻品种。要说最大,脑中知识羞涩,实在拿不出手。只能在孩子面前诚实地回答:“我还真不知道呢!”
“就是大王花啊,那,你看看,就长这样的。”孩子举着本书到我面前。原来是一本大绘本。虽然给孩子们买了很多绘本,但还真没花多少时间仔细研究内容。
这本是《我的手绘博物馆:自然奇迹》,封面的颜色非常好看,淡淡的青绿色。封面的大象一看就是手绘的,画得还挺像真的。旁边减淡隐藏的动物图案,就预示着这本书里有着众多的“主角”。
翻到孩子们说的那一页。果然,书页里的花朵超大。“阿诺德氏大花草”这不是草吗?看下面的介绍,哦哦,又名大王花。再细看介绍,“它们在藤本植物上寄生,直径可达1米,重达7~11千克。”我天,一朵花就十几二十斤沉?这不止最大,还是最重的花吧?这只是大王花,还是大胖子花吧?哈哈。
孩子们被逗得哈哈大笑。我继续给他们读“这种花无茎、无叶,只有5片花瓣。”
真的假的?没有杆子就算了,还没叶子,那怎么呼吸呀?有限的生物知识让我倍感惊讶。大自然真的是无奇不有啊。听说过无花果,居然还有无叶花,无茎花。
再下面的一句话又是颠覆了我对花的原有认知。
“花朵散发出腐肉的气味,这种气味吸引苍蝇为它们授粉。”
见过香味四溢的花朵,见过没有任何香味的花朵,但是,要说一股子臭味的花,还真的是比较少。“腐肉的气味”,“苍蝇授粉”,这几个字,就让这种奇异花朵的特色在脑海里有了画面。
又大又臭,就算好看,这个也没法扎成花束啊,谁抱得动。
见识了最大的花,再翻下就翻到了“最小的昆虫”那页,“仙女蜂”,好好听的名字呀。现在都流行叫人小仙女,却没想到也流行到了昆虫界呀。
“体长约0.17毫米。”两个手指捏在一起,再大力地分开尽可能少的一点缝隙,就超过了仙女蜂的大小了,比划下都很困难。还好书中有画示意图,用放大的画法,让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翅膀和它翅膀上的小细毛。
还好是给画出来了啊,还画得那么逼真。要不,可能还以为书上落了个墨点呢!
连翻几页,才发现,都画画得很逼真,还很生动。不只是动植物画得很清晰,还有它们所处的背景,都用细细的笔和淡淡的水彩画了出来。画风看起来非常舒服,搭配的淡**纸张,就像在欣赏一幅幅刚画好的水彩画。
翻到最前面一页时候,被惊艳到了。可以展开的折页里藏着“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动物”蓝鲸。在书上都有三个跨页的长度,淡蓝色如同星空的身体里,仿佛闪烁着星星。蓝鲸可真美。
蓝鲸体长可达21-33米,一根鲸须就有一米长。比最大的恐龙还要大呢,简直太神奇了。
快速翻动,后面还有最贪吃的哺乳动物、最小的蜂鸟、最聪明的动物、飞得最快的鸟、爬得最慢的哺乳动物等等,只是动物就有百余多个。
持续风行世界最长的鸟,居然可以在空中飞行10个月,难以想象。
最强壮的动物,居然是它!
还有最大的洲、最大的海洋,当然还有众多的植物。
刚才我们见识了最大的花大王花,书里还有讲到最高大的树,居然可以到达110米,相当于40层楼高,神奇,真是长见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还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单单就是这些“自然之最”就够我们惊叹老半天了。跟孩子们一起看,一起惊呼。
看过这本书,真的是如书籍扉页上讲得“处处充满奇迹,时时带给我们惊喜。”大自然的风光、有趣的动植物,被这本书的科学插画师艾玛纽埃尔·楚克瑞尔用精湛的画技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
精装硬质版的装订也让这本书的手感很好。怪不得孩子们总是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呢。
看这样的自然科普书籍不只是让我们了解到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动植物,还能让我们知道大自然是多么神奇,有那么多有意思的物种,有那么多出人意料的“自然之最”,开阔读者的视野,也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看着他们认真地讨论着那些书里看来的知识,热爱大自然热爱的生活的话就用再去教了。大自然的奇妙会吸引他们主动去了解。
关于“与植物有关的书籍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雾豹”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与植物有关的书籍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与植物有关的书籍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与植物有...
文章不错《与植物有关的书籍介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