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杜甫诗的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杜甫诗的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杜甫诗的特点沉郁顿挫、众体兼长、内容深远、兼容并蓄。
1、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以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而出名。沉郁顿挫意味着情感的深厚、浓郁和忧愤与蕴藉。杜甫通过精练的文字表达广阔的意境,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
2、众体兼长
杜甫的诗歌众体兼长,包括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等体裁,他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古体和律体,写得非常好。
3、内容深远
杜甫的诗歌内容深刻,他通过描写社会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不公、痛苦和忧愁的忧虑和痛恨,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忧虑和批判意味。
4、兼容并蓄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兼备多种风格,如狂放不羁的一面,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语言精炼,格律严谨,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
杜甫的后世影响: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
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沉郁顿挫”早已成为杜甫诗歌风格的定评。“沉郁顿挫”这四个字本来是杜甫本人对自己写作风格的描述,出自其《进雕赋表》,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这四个字颇能表现出杜甫的“自恋”与“臭美”,意思是说自己学力深厚、写作技巧娴熟。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经历了干戈离乱、饱尝人生的苦难,并于诗歌中表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怆情怀,诗歌创作更加成熟之后,再用“沉郁顿挫”来概括他的诗歌风格才更加贴切,与他诗歌中那一种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的风格相符。
“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是指杜甫诗中经常表出一种时代强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笼罩着一种悲凉的气氛;
“潜气内转而波澜老成”的含义是说由于生活的折磨,原本生气勃勃的诗人变得沉郁了,但杜甫又是一个有骨气的人,郁积心头的悲慨涌至口边时,往往又会一口气强咽下去,心中的情感往复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
最能体现“沉郁顿挫”风格的是《秋兴八首》,可以对照作品体会那一种欲吐还休、循环往复的情感。
当然,作为一个诗歌大家,杜甫的诗歌风格其实也是多样的,在多样的诗歌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另一重要特色。闲适的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是构成“萧散自然”的基础。
写景,杜甫很擅长,《江畔独步寻花》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短短四句把春天的那样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美感巧妙地展现出来。
杜甫也喜欢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入诗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通过字面,已经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放松、惬意的心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年轻时杜甫也像许多盛唐时期的诗人一样,写了不少表现对时代、对自我的高度自信的诗,这类诗遗失了不少,以《望岳》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似李白。
等等,不一而足。
总之,@青于墨看来,诗人不应该被标签化,尤其是像杜甫这种大诗人,他其实是有很多面的,多读他的作品,多了解时代背景,就会逐渐得出一个更加立体的诗人形象。
杜甫是墨酱心水的诗人之一,之前写过不少关于他的长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我的主页,搜索“杜甫”,查看
关于“杜甫诗的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朴顺网的签约作者“董哲玮”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杜甫诗的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杜甫诗的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杜甫诗的特点沉郁顿挫、众体...
文章不错《杜甫诗的特点》内容很有帮助